

一医千儿
无法跨越的医患失衡?
刘浏\吴晓君\韩曜成\乔等一\陈禹潜
指导老师:周葆华\徐笛\崔迪
- 复数实验室出品 -
医生圈里流传着
这样一句话
···
金眼科
银外科
马马虎虎妇产科
千万别干小儿科
···
儿科,作为各个科室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科,时常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的情况,很多人称其为“儿医荒”。虽然中国的医疗水平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儿科医务人员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正如阳光之下依然会有阴影,中国的儿科医疗如今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每到流感季节,总会有儿科医生累倒的新闻出现。我们国家当下的儿医状况究竟如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未来儿医荒又是否会缓解?
中国儿医荒到底“荒”成什么样 ?
2018年8月,我们来到一家儿科医院,纵使炎炎夏日,医院里依然人头攒动,到处坐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在接受采访的家长中,最早的在凌晨四点半就从家里出发赶来儿科医院排号,但依然等待了许久。如果想要挂到专家号,则需要提前一月预约。

New Video
/ 某儿科医院儿童就医实景 /
中国儿童(0-14岁)人口占比16.7%


中国的儿科医生占所有医生的4%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教育统计年鉴》
视频中儿科就医难的现象并不是个例。截至2016年,儿童人数已占总人口数的16.7%,达到2.3亿人。但相较于庞大的儿童数量,儿科医生占比却只有全部医生的4%。
采访中,一位江苏吴江的父亲对记者说,他经常来儿科医院来给孩子看病,八点钟开始挂号,但医院在五六点钟就已经大排长龙。这位父亲提早一小时来排队也只能拿到七百多号的排号。
像这位父亲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由于儿童看病资源紧缺,排队时间长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中、日、美三国
每名儿科医生需要承担多少名儿童的就医?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一组数据,在日本每名儿科医生需要承担256名儿童的就医,在美国这一数字是625名,而在中国却是居高不下的1887名。
在采访过程中,排队就医的孩子们经常哭闹,家长也束手无策。对孩子来说,数个小时的抱病等候太过于辛苦。
数据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儿医为什么荒成这样?
2010-2016年儿科医师与执业医师平均门诊数
首先,儿科医生数量的缺乏让现任的儿科医生承担着较大的问诊压力。
据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儿科的门急诊数上升了一倍多,但儿科医生人数却一度出现负增长。
截至2016年,平均每名儿科医生每天需要负担15.5次门急诊,而其他科别医生的平均每日仅负担9.5次门急诊。在采访现场,每一名儿科医生的门诊室外,都有几十名家长在等待,有的科室排队排不下,家长只能坐在走廊上。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教育统计年鉴》
此外,儿童专科医院的数量较少。儿科医院只占到所有医院0.4%,没有足够多的儿科医院提供医生岗位,也就无法招纳更多的儿科医生。
同时,儿科医院的低盈利却是也给这一行业的成长增添了难度。根据一组对2016年各科医院盈利的数据调查,儿童医院的盈利率仅仅达到2.04%,位列倒数第三,盈利率仅为排行前列等整形医院、眼科医院、美容医院的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繁杂的工作加上极低的盈利或许是这一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教育统计年鉴》
除了外部因素,儿科医生本身的艰苦条件也让很多医学生望而生畏。
儿医不止要会看病,还要学会与儿童和家属打交道。哭闹的孩子,焦虑的家长会增加医患矛盾发生的几率。除了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儿科医生还必须会安抚病人与家属,这给儿科医生增加了不少其它层面的压力。
做儿科医生是一种什么体验?知乎上有许多曾经从事过儿科医疗行业的用户做出了回答。在所有的回答文本所得出的词频分析图中“家长”、“哭闹”、“累”、“时间”、“收入”等高频词语常常出现。从此可见,儿科医生的加班多、待遇差、医患矛盾等都是儿科医生的压力来源。
数据来源:知乎


2016年医院各科室盈利情况

我为什么不想成为儿科医生?
中国“儿医荒”未来会缓解吗?
面对着这一情况
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出台了
指明要在2020年达到每千名儿童配备0.69名儿童医生的目标
《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那这个目标是否能达到呢?
而面对“儿医荒”的情况,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努力。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出台《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明要在2020年达到每千名儿童配备0.69名儿童医生的目标。若是运用预测精度较高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所得结果可显示,预计到未来2020年,儿科医生将达到157330名。
而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订版),2020年中国0-14岁人口约在2.36亿到2.61亿之间。
因此经过计算,每千名儿童的儿科医生配比量会在0.6名到0.67名之间,按照正常进度,离达到0.69名的目标可能还会有一定距离。缺口约在5772-22836名儿科医生之间。

即便达到了这个目标
儿科医生就轻松了吗?
但即便达到了每千名儿童配备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儿科问诊问题依然难以解决。
民生信息研究院于《儿童医药行业深度报告》中估计,未来2020年,儿科医院门急诊量会突破8.8亿人次。
计算下来,2020年儿科医生每日需要担负的门急诊数量在19.4-21.5人次之间,相较于2016年的15.5人次,儿科医生有可能更为忙碌。
未来,儿医荒的解决之路,依然需要各方的努力,而这些努力也正在进行当中。
2016年,卫计委在政策中提出要在39所举办“5+3”一体化医学教育的高校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许多大学恢复了1999年被撤下的“儿科专业”,这将有效激励儿科医疗人才的培养。
虽然儿科医生的培养依然需要时间,但是2024年后,随着第一波儿科医学生的毕业,中国或将迎来儿科医生增长的小高潮。
在此之前,缓解儿科的尴尬还需要多方发力,比如:通过增强医联体建设,打通医疗资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儿科医生收入情况;建立沟通渠道,减少医患矛盾等措施,防止儿科医生人才的流失等等。
你的省份儿童就医状况如何?
图为全国各省每千名儿童的儿科医生配比情况,从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东部和西部的儿科医生的配比相差较大。
•9个省份已经于2016年达到政策目标
•6个为东部地区: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
•2个为中部地区:吉林、黑龙江
•1个为西部地区:内蒙古
(注:港、澳、台数据暂缺)

选择你的家乡
(排名不分先后,港、澳、台数据暂缺)
计算方法
-
每千名儿童配备儿科医生数量=各省市执业(助理)医师数量 * 全国儿科执业医师平均占比 / (各省市儿童抽样数 / 抽样比)
-
每千名儿童配备儿科床位数量=各省市儿科床位数 / 各省市儿童数
-
每名儿科医生每日需要承担的急诊数=各省市医院门急诊数 / 各省市儿科执业医生数 / 251
各省份数据
儿科门类虽然存在医疗人才匮乏、问诊资源有限、行业压力大等问题,但国家正不断地努力改善这些问题。正像改革开放以来儿科医疗的发展态势一直呈正向曲线,相信在坚持利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指导下,儿科门类也会继续日新月异,成为“金”科室。